比較運算子

Python 比較運算子完整指南 🐍

今天要來分享 Python 中非常實用的比較運算子。不管是寫條件判斷還是資料處理,這些運算子都是關鍵的要素,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~


基礎比較運算子

首先來認識六個最常用的比較運算子,我準備了一些生活中常見的例子,相信大家很容易就能理解:


✨比較運算子 (Comparison Operators)

1. 等於運算子 ==

x = 5
y = 5
if x == y:
    print("x 等於 y")
  • 說明:== 用來判斷兩個值是否相等
  • 結果:會印出「x 等於 y」,因為 5 等於 5

2. 不等於運算子 !=

age = 25
if age != 18:
    print("年齡不是18歲")
  • 說明:!= 用來判斷兩個值是否不相等
  • 結果:會印出「年齡不是18歲」,因為 25 不等於 18

3. 大於運算子 >

score = 85
if score > 80:
    print("成績優良")
  • 說明:> 用來判斷左邊的值是否大於右邊的值
  • 結果:會印出「成績優良」,因為 85 大於 80

4. 小於運算子 <

temperature = 36.5
if temperature < 37.5:
    print("體溫正常")
  • 說明:< 用來判斷左邊的值是否小於右邊的值
  • 結果:會印出「體溫正常」,因為 36.5 小於 37.5

5. 大於等於運算子 >=

age = 18
if age >= 18:
    print("已經成年")
  • 說明:>= 用來判斷左邊的值是否大於或等於右邊的值
  • 結果:會印出「已經成年」,因為 18 大於等於 18

6. 小於等於運算子 <=

discount_price = 500
if discount_price <= 1000:
    print("符合折扣條件")
  • 說明:<= 用來判斷左邊的值是否小於或等於右邊的值
  • 結果:會印出「符合折扣條件」,因為 500 小於等於 1000

比較運算子的進階應用 🚀


1. 多重比較

age = 25
if 18 <= age <= 30:
    print("年齡在18到30歲之間")

說明:Python 允許連續比較,這相當於 age >= 18 and age <= 30


2. 不同資料類型的比較

number = 100
text = "100"
if number == int(text):
    print("數值相等")

說明:比較不同類型的值時,需要先進行類型轉換


3. 浮點數比較

price1 = 10.3
price2 = 10.30
if price1 == price2:
    print("價格相同")

說明:浮點數的比較要小心精度問題,10.3 和 10.30 是相等的


4. 字串比較

name1 = "Apple"
name2 = "apple"
if name1 != name2:
    print("這是兩個不同的字串")

說明:字串比較會考慮大小寫,'Apple' 不等於 'apple'


比較運算子使用小技巧


1. 使用變數儲存比較結果

is_adult = age >= 18  # is_adult的資料類型是boolen
if is_adult:
    print("可以購買成人票")

說明:比較結果可以存在變數中重複使用


2. 條件組合

score = 85
attendance = 95
if score >= 80 and attendance >= 90:
    print("表現優異")

說明:使用 and 組合多個比較條件


3. 三元運算子

age = 20
status = "成年" if age >= 18 else "未成年"
print(status)

說明:這是比較運算子在三元運算子中的應用


💡 實用小提醒

在使用這些比較運算子時,有幾個小細節要特別注意:

  1. 運算子的優先順序很重要,如果不確定的話,建議加上括號會比較安全
  2. 在比較浮點數時要特別小心,因為浮點數可能會有精度的問題
  3. 比較不同型別的資料時,要記得先轉換成相同型別才能比較喔!
  4. 字串的比較會區分大小寫,'A' 和 'a' 是不一樣的
  5. 適當使用括號不只可以確保運算順序正確,也能讓程式碼更容易閱讀

#Python #比較運算子 #條件判斷 #程式基礎 #Python教學 #編程技巧 #PythonOperators #程式設計